2016年12月31日星期六

台灣居留手續:正式申請居留台灣的手續

當大家確認自己符合申請在台灣居留的資格,準備好以資證明的文件(有關以資證明的文件,可參閱「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在臺灣地區居留相關證明文件」);並完成申請良民證、體檢、文件驗證、填寫《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入境居留/定居申請書》等手續(港澳居民另要提交《保證書》和《香港或澳門居民身分確認書》),便可以正式向移民署申請在台灣居留了。

申請在台灣居留的手續,既可以親身到台灣辦理;亦可以透過台灣駐港、澳等地的辦事處向移民署遞交申請文件。


* 台灣:在台灣當地提交申請文件,手續較為方便、快捷、便宜。


位於台北廣州街15號的移民署台北市服務站,地下一樓為專門處理港澳、無戶籍國民案件,這裡辦證的人不多,等候時間亦不長。


1. 辦理地點:移民署在全台設有25個服務站,大家可於辦公時間內,到所在縣市的服務站,依照指示在相關櫃檯辦理申請手續。

2. 等候時間:只要符合申請居留資格、文件齊全,並繳付證件費台幣1,000元(IC卡),一般5-7個工作天即可領取居留證。

3. 入境問題:如要在台灣申請居留,按照官方說法:申請人須要「持入出境許可證件入境停留(網簽或落地簽證除外)」。因此,赴台前必須先到位於金鐘力寶中心11樓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以下簡稱「台北辦」),申請「單次入境許可」,而不能使用「網簽」或「落地簽證」。然而,據知有不少人曾以「網簽」入境後成功申請居留證。既然有成功實例,是按照官方規定用「單次入境許可」入境,還是以「網簽」入境,大家可自行決定。不過,「網簽」只能在台灣停留30日,萬一要補交文件,又或辦理時間因故延長,時間可能未必足夠。至於「單次入境許可」,可在台灣停留三個月,時間上比較充裕,但要預先到「台北辦」領籌辦理申請,這將會考驗個人耐性。


* 香港:在香港、澳門等地辦理台灣居留手續,等候時間則較長、費用亦較高。


假如要在香港提交申請文件,大家可於「台北辦」的辦公時間內,親身到該處辦理台灣居留手續。不過,在香港申請有幾點需要留意:

1. 領取籌號:「台北辦」的服務時間為平日9:00-17:00,櫃檯中午不休息。無論是申請入境或居留,大家都必須親身前往「台北辦」領取當日籌號,該處不設電話、網上預約。而且,領籌時必須提供申請者的證件號碼或中文姓名以作登記。

在金鐘的台北辦領取籌號,需要出示申請人的證件登記。


根據本人過去多次在「台北辦」辦理手續的經驗,假如希望在上午10時前辦妥手續,務必要早上8時前到達領取籌號;如要在上午9時即可辦理,則應該更早到達領籌,網上傳聞早上6時後已經有人排隊。假如到早上9時後才去領取籌號,一般要等候至下午4時後,而往往在上午11時前當日籌號便已派發完畢;有時候上午11時後還有剩餘籌號的,這要視乎個人運氣,但機會不大,特別在旅遊旺季。另外,一張籌號只能辦理一份申請,如一家三口申請居留台灣,則必須領取三張籌號。

在台北辦的辦公時間前已經有很多人在門外等候



台北辦的籌號,每一份申請就需要領取一份籌號。


2. 遞交申請:首先,大家所提交的每份文件正本都要附上一份影印本,即使是經驗證的文件也要提供影印本;「台北辦」的大堂設有影印機,每張收費港幣$1,但經常大排長龍,故影印本宜事先準備妥當。其次,相片規格與BNO相同,皆為45mm x 35mm,背景為白色。還有,填寫《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入境居留/定居申請書》時,該表格會要求申請人提供「居留設籍地址」。在台灣申請的,只要填寫當前在台灣的居住地址即可。在港、澳等境外地方辦理申請手續的,如在台灣尚沒有居所,則必須向在台親友借用地址。不過,申請居留證時,無需提供地址證明(直至符合居住年期而申請入籍才需要地址證明),赴台後亦可以隨時更改居住地址。此外,如未成年子女隨同申請,除提供該子女經驗證的出生證明外,還要提供父母經驗證的結婚證書,以證明其為婚生子女;如該證書沒有中文,還要提供印有翻譯屬實親簽的中譯本。假如申請人為未成年的無戶籍國民,尚要提交其公母簽署的《居留同意書》。另外,在正常情況下,移民署會直接將申請結果郵寄予申請人;因此大家要自備信封,並預先在信封上填寫香港的郵寄地址。假如沒有自備信封,可向職員購買,每個港幣$0.5,每位申請人需要一個信封。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入境居留/定居申請書


3. 證件費用:在台灣當地辦理,證件費只需台幣1,000元;在香港辦理則需要繳付港幣$325,另加郵費港幣$20,收費比台灣貴了接近50%。此外,「台北辦」是不接受一千元面額的紙幣的,繳費時宜加注意。

在香港的台北辦申請單次入境證及居留證副本的收據


4. 等候時間:假如沒有需要補交文件,一般在遞交申請後3至4星期,就會收到由移民署寄出的申請結果。假如移民署要求申請人補交文件,則會延長申請時間,延長多久視乎移民署何時收到補交文件而定。順帶一提,不論大家在台灣或香港辦理居留申請,在提交申請後七天,可以透過移民署的「臨櫃申請案件查詢」網頁,查閱申請居留的進度。使用方法如下:首先進入該網頁,輸入「身分證號」和「生日」,即可查閱自己的「申辦進度」。「身分證號」一欄輸入香港身分證號碼即可,不必輸入括號及括號內號碼。假如署方已經核發居留證,「申辦進度」一欄會顯示「已結案」。

申請人可以透過移民署的網頁查詢申請進度


5. 補交文件:假如移民署認為申請人提交的資料不符或欠缺某些文件,該署會向申請人發出「通知書」。大家務必按照「通知書」的要求,將所需補交的文件連同該「通知書」,在三個月內直接寄回移民署台北市服務站。假如沒有補交,又或補交後仍不合規定的,移民署將會駁回申請。另外,三個月是從「通知書」的發出時間計起,但移民署會先把「通知書」寄到「台北辦」,需時七天;「台北辦」再以掛號信的方式把「通知書」寄給申請人,需時兩天;再加上把補交文件寄回台灣的時間。所以,實際讓大家準備補交文件的時間是不足三個月的,敬請留意。

6. 領取證件:在正常情況下,移民署會將申請結果直接寄給申請人。不過,有時出於某些原因,該署會將核發證件寄交「台北辦」,由該處轉交申請人。然而,「台北辦」未必會主動跟申請人聯絡。所以,當大家在遞交申請或補交文件後超過四星期,仍然沒有收到申請結果,可先透過移民署網頁的「署長信箱」向該署查詢申辦進度;如該署職員確認已核發證件,則可電郵permit@teco.org.hk,或致電25258316,向「台北辦」職員查詢領證事宜。據前人經驗,要打通「台北辦」的電話並不容易,建議用電郵聯絡,一般1-2天便會回覆。如該處職員確認已收到相關證件,大家可在辦公時間內,帶同收據正本及身分證到該處的1號櫃檯排隊登記領證;領證不必領籌,並可由他人代領。

7. 居留證件:在香港、澳門等地辦理台灣居留手續,如獲移民署核准居留,該署只會向申請人發出「單次入國許可證及臺灣地區居留證副本」。該副本有效期只有六個月,大家務必在效期內持證入境台灣;並在入境後15日內帶同該副本、香港身分證正本、與居留證副本同版之彩色相片一張,親身到所在縣市的服務站換領正式的居留證。另外,當領取「單次入國許可證及臺灣地區居留證副本」後,假如尚未打算開始在台居留,卻有需要前赴台灣,大家仍然可以透過「網簽」等方式申請入境;待決定正式赴台居留後,才使用該副本入境台灣。

單次入境證及居留證副本,這屬於足資證明申請人具備永久離港的文件,可用於申請提早領取MPF。


8. 申請延期:假如未能在該副本有效期內移居台灣,大家可以透過「台北辦」向移民署申請延期。延期只限一次,延期後的有效期為原屆滿日期後的六個月。申請人只需填寫「延期申請書」,並連同「單次入國許可證及臺灣地區居留證副本」,到「台北辦」領取籌號辦理申請,申請延期的費用為港幣$75,約三個工作天後,即可憑收據到1號櫃檯排隊登記領證;領證不必領籌,並可由他人代領。此外,申請人亦可以親身到台灣各地的服務站申請延期,費用為台幣$300,可以即日領件。


延期申請書



要在台灣或是香港辦理居留申請,視乎個人情況而定。個人認為,除非對自己能否獲得核准居留沒有把握,又或存在個人、家庭、工作等考慮因素,而只能在香港、澳門等地提交申請;否則,我建議盡可能到台灣當地辦理居留手續。根據個人經歷,「台北辦」的職員對申請居留手續多存在誤解,他們的說法與台灣移民署存在不少差異,往往為申請人帶來不少困擾。而且,該處經常出現人滿之患,不僅輪候時間過長,職員亦難以耐心解答申請人的疑問,加上他們長期應付來自中國大陸的申請人,可能積壓過多負面情緒,故普遍態度不佳。相反,在台灣當地申請,除了等候時間較短、申請費用便宜、補交證件較方便外,移民署的職員(特別是台北的)一般會對《移民法》等法規及各類申請手續較為熟悉,態度亦較為親切有禮。因此,如情況許可,還是在台灣申請居留證吧!另外,力寶中心11樓的「台北辦」只接受香港居民和無戶籍國民辦理台灣居留手續,如申請人持有外國護照(不包括BNO),應該直接向移民署查詢申請安排。


當大家獲得移民署核准居留後,便可以專心準備在台灣開展新生活,舉凡搬遷、居住、謀生、子女教育,以至日常生活等,千頭萬緒。新生活的挑戰,現在才正式開始呢?!


相關網址:

移民署移民業務小精靈
http://servicestation.immigration.gov.tw/wizards

香港、澳門永久居民申請在臺居留
http://www.teco-hk.org/ct.asp?xItem=111594&CtNode=7511&mp=10

香港、澳門永久居民申請入出境證
http://www.teco-hk.org/ct.asp?xItem=111582&CtNode=7511&mp=10

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在臺灣地區居留送件須知
https://www.immigration.gov.tw/ct_cert.asp?xItem=1088405&ctNode=32597&mp=1

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在臺灣地區居留相關證明文件
https://www.immigration.gov.tw/public/Attachment/571610315459.pdf

僑居國外之臺灣地區無戶籍國民申請在臺灣地區居留送件須知
https://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1088341&ctNode=30066&mp=1

臺灣地區無戶籍國民申請在臺灣地區居留相關證明文件一覽表
https://www.immigration.gov.tw/public/Attachment/362114394589.pdf

移民署各服務站地址
http://www.immigration.gov.tw/lp.asp?ctNode=36502&CtUnit=16452&BaseDSD=108&mp=1

移民署臨櫃申請案件查詢
https://niioa.immigration.gov.tw/NIA_OnlineApply_inter/caseQuery/caseQueryForm.action

移民署署長信箱
https://www.immigration.gov.tw/sp.asp?xdurl=bossmail/mailf.htm

2016年12月20日星期二

台灣居留手續:居留台灣的保證人問題

台灣政府為了保障初次遷台的港澳居民在生活上得到照顧,並防止申請在台灣居留的港澳居民(下稱「申請人」)以虛假資料辦理相關手續,遂對港澳居民設有保證人制度。在《香港澳門居民進入臺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第19條,即規定「香港或澳門居民申請在臺灣地區居留,應覓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之二親等內血親、配偶或有正當職業之公民保證,並由保證人出具保證書。」因此,除非閣下具有無戶籍國民的身分,又或以赴台升學(身分代碼HF168)為由申請居留,否則申請人向移民署申請在台灣居留時,必須尋找一名保證人,以填寫「保證書」。

保證書


保證人的資格:

擔任保證人有一定的資格限制:首先,保證人必須在台灣地區設有戶籍;其次,保證人為申請人的「二親等內血親、配偶」。所謂「二親等內血親」,是指「一親等」的父母、子女,以及「二親等」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孫子女、外孫子女;至於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等,則屬於姻親,不算在「血親」之內。假如保證人並非申請人的「二親等內血親」或「配偶」,只要在台灣有「正當職業」,一樣可以擔任保證人,惟該名保證人必須向移民署提供工作證明。


保證人的責任:

從名稱看來,「保證人」的風險很高,實際上其責任只有以下三項:
1. 保證被保證人確係本人,無虛偽不實情事。
2. 負責被保證人居留期間之生活。
3. 被保證人有依法須強制出境情事,應協助有關機關將被保證人強制出境。

當申請人居留滿一定年期,取得定居資格並完成入籍手續後,保證人的責任也就結束了。從「保證書」的條文來看,即使保證人沒有履行保證責任,懲罰只是在三年內不能擔任保證人而已。假如保證人在申請人辦妥居留手續後,突然覺得責任沉重得不勝負荷,還可以讓申請人更換保證人,這時大家就必須在一個月內另覓保證人了。


申請手續程序:

首先,保證人須在已填妥的「保證書」上親自簽名,並攜帶身分證正本和影印本,在辦公時間內到所在縣市的移民署服務站,給職員查核「保證書」和身分證;假如保證人並非申請人的「二親等內血親」或「配偶」,尚要提交工作證明。然後,保證人將已核實的「保證書」交給申請人,以準備辦理申請居留手續。當然,保證人也可以在申請人到移民署辦理居留手續時,隨同辦理「保證書」的核實程序。順帶一提,假如保證人跟申請人沒有親屬關係,其保證對象每年不得超過五人。


尋找保證人的困難:

除非大家以依親申請在台灣居留,或在台灣有已入籍又有正職的摯友,又或委託移民顧問辦理投資居留,否則對港澳居民、特別是在台灣無親無故的人而言,保證人絕對是一大難題。事實上,假如沒有親屬關係,要朋友平白無故為閣下走這一趟,已經是對彼此友誼的考驗。何況台灣民眾普遍存有抗拒替人作擔保的心態,他們擔心為人作保會涉及經濟、民事等方面的責任,假如擔保對象不幸出現問題,可能會影響保證人的信用,甚至在政府留下不良紀錄。即使大家以投資方式申請居留,似乎在經濟上沒有太大困難,也難以保證閣下不會因生意失敗而欠債累累,這個時候保證人可能會承受一點風險,例如:機票費用。因此,儘管這種居留保證人的風險極為輕微,也難免令台灣人對此心存疑慮;對朋友尚且如此,更別說是陌生人了。畢竟,他們本身沒有義務承受這種風險。


解決辦法:

假如有朋友在台設有戶籍並有正當職業,就盡可能拜託對方做自己的保證人吧!否則只有向外尋求協助,例如:有前輩曾建議嘗試向居住地的鄰長里長求助,這也是一個方法。另外,facebook上有不少移居台灣群組,群組內有不少已移居台灣的香港人,大家不妨勇於發問、求助,基於同鄉情誼,或會有人願意提供協助;有些可能會收取費用,亦有熱心人士只收取按金,待保證人責任結束後「原銀奉還」,能否找到人幫忙、找到怎樣的人幫忙,視乎各位的運氣而定了!


相關網址:

保證書
https://www.immigration.gov.tw/public/Data/0921653271.pdf

2016年10月30日星期日

台灣居留手續:台灣的文件驗證

為何要做文件驗證?


在台灣,部分如移民署、戶政事務所等政府部門,又或學校、保險公司等機構,會要求申請人就其提交的非台灣發出或製作的文件,進行「文件驗證」。「文件驗證」的用途廣泛,這裏只集中介紹申請居留證的部分,其餘用途暫且按下不表。事實上,無論大家以什麼身份、什麼條件、在哪個地方申請台灣居留證,都必須為非台灣發出的文件辦理「文件驗證」。

文件驗證的原則是什麼?


負責「文件驗證」的政府部門,為外交部及其駐外館,在香港則為位於金鐘力寶中心第1座40樓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以下簡稱40樓),記得不是11樓,而是40樓。台灣對「文件驗證」的基本原則:1. 文件由哪個國家或地方發出的,就交由台灣駐當地的外館辦理,假如文件在香港發出或製作,則由40樓辦理。2. 外館只會對當地政府部門或學術機構發出的文件直接進行「文件驗證」,假如文件由私人公司發出,申請人必須先委託國際公證人對該文件進行公證,然後再交由外館進行「文件驗證」;所以大家如在香港進行體檢,必須先「公證」才能「驗證」,因為體檢的醫院或診所都是私家的,而香港的公立醫院並不會受理台灣體檢事宜。

文件驗證於金鐘力寶中心40樓辦理


哪些文件需要驗證?


為辦理居留證而需要申請驗證的文件,一般包括:出生證明書(出世紙)、結婚證書、免疫接種記錄(針卡),如需提交工作證明者,尚要驗證稅務局發出的入息證明文件。如以專業資格申請居留者,則要驗證其學歷及專業資格證明。假如已經領有香港駕駛執照(車牌),也可在赴台前一星期辦理車牌的文件驗證,以便換領台灣駕照。假如要申請驗證的文件沒有中文版,例如某些專業資格只有英文版,則申請人必須提供中譯本,並辦理進行「翻譯屬實之親簽」。當然,香港政府發出的文件以中文為主,又或是中英對照,所以一般沒有中譯本的問題。


文件驗證的手續如何辦理?


申請前先填寫「文件證明申請表」,不論大家要驗證多少份文件,都只需要遞交一份申請表。申請表上「所繳文件」一欄列明這次申請所繳交的文件影印本,因為職員收取的是影印本,正本驗畢發還。但稅務局發出的入息證明除外,他們會收取正本,並直接在正本背面貼上「文件證明」貼紙。另外,每份要驗證的文件必須準備一份影印本,大家可以預先影印(如善用公司資源),或者在40樓即場影印(每張$1)。

文件驗證的申請表格


遞交申請當日,到40樓門口領取籌號,等候時間視乎運氣,快則幾分鐘,慢則一個鐘。文件驗證一般在3號櫃檯辦理,職員會檢視申請表及所提交的文件,然後計算費用,每份文件收費港幣$120,宜帶備足夠的現金。繳費後,職員會發給一張正方形的收據,一般在2個工作天後,任何人可以憑收據於下午領取經驗證的副本。40樓在下午只會開放一個櫃檯辦理取件業務,不過,由於取件的人不會太多(甚至沒有人),所以不用領籌,更不必等候太久,一般1-2分鐘即能領取經驗證的副本,完成整個「文件驗證」的程序。

文件驗證的收據,領件後職員會在收據蓋上「領訖」印章。


中譯本如何處理?


假如文件上的語文並非中文,移民署會要求申請人提供中譯本,而該中譯本必須經外館進行「驗證譯者(或申請人)聲明翻譯屬實之親簽」。中譯本可以自行製作,又或由翻譯公司處理。但切記中譯本的正面至少留下約5cm X 9cm的空白位置,以供職員蓋印及自己簽署之用。有關自行製作中譯本問題,我有一點經驗可以分享。我跟老婆在關島結婚,結婚證書由關島政府發出,證書上理所當然只有英文。所以,我除了向駐關島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申請文件驗證外,還要辦理中譯本的「翻譯屬實之親簽」。關島那邊接受郵寄申請,但「翻譯屬實之親簽」必須在職員的見證下由申請人在中譯本上親自簽署,除非我親自到關島一趟,否則不可能辦理,幸好外交部告訴我這部分可以在台灣或香港處理。

當完成結婚證書驗證後,我便開始著手翻譯結婚證書的中譯本。由於關島是美國屬地,其結婚證書跟美國本土相若,加上曾有不少台灣人在美國結婚,他們同樣要解決結婚證書的驗證問題,因此在網上很容易找到美國結婚證書的中譯本,使我得以用極貧窮的英文自行完成了關島結婚證書的中譯本。由於當時40樓仍然願意辦理「翻譯屬實之親簽」,所以我把中譯本交給40樓的職員,由職員在中譯本上蓋印,在另一職員見證下,我親自在中譯本上簽名,並盛惠港幣$120。這樣就完成了中譯本的「翻譯屬實之親簽」。

40樓為中譯本蓋上「翻譯屬實之親簽」印章,可惜該辦事處已拒絕受理相關申請。


後來,由於程序關係我需要再次辦理結婚證書的「翻譯屬實之親簽」。可是在同樣的40樓、同一個機構、同一位職員,卻告訴我該辦事處已不再辦理「翻譯屬實之親簽」,並建議我親自到台灣找當地的律師或地方法院辦理中譯本的「公證」。由於自己在台灣沒有相熟的律師,加上個人覺得法院的「公證」會比較可靠,於是我選擇到位於新北市新店的台北地方法院公證處辦理結婚證書的中譯本「公證」。「公證」過程簡單,申請人只要到公證處櫃檯向職員道明來意,並提供證件、填寫相關表格和繳交台幣$2的工本費,然後按指示到相關股別會見公證人,公證人會細閱要公證文件及辦理相關的手續;接著申請人需到同一層的繳費櫃檯繳付費用,然後憑收據到服務台領件,整個過程約三十分鐘,同一份文件兩份公證本收費為台幣$750。

法院的公證費收據


當完成文件驗證或中譯本公證後,移民署職員只會接受經驗證或公證的文件,原裝正本卻少有理會。然而,當大家申請居留證時,移民署職員可能會直接收取經驗證或公證的文件,而不會退還。所以,大家在辦理文件驗證或中譯本公證時,宜申請兩份或以上的驗證或公證本,以備不時之需。

還有什麼要注意嗎?


必須注意40樓的收件時間為9:00-1200,取件時間為14:00-17:00,星期六及公眾假期休息。另外,假如要驗證結婚證書,除非有配偶隨行,否則必須帶備配偶的身份證影印本。至於為未成年子女辦理申請,理論上要出示親屬關係證明,不過,一般人都會驗證子女的出世紙,可以順便以此作為親屬證明。順帶一提,40樓歸屬外交部,專責辦理國民護照、外國人簽證、文件驗證等申請,他們會做好自己的本份,亦只會回答權限內的事務。文件經驗證後,申請人怎樣使用,其他部門機關是否接受,外交部一概不理,其職員亦不會、不能回答文件使用上的問題。我曾詢問驗證的效期問題,職員只回答「由要證機關決定」。在申請居留證上,要證機關就是移民署。就我所知,移民署只接受三個月內驗證的文件,但結婚證書的驗證則沒有效期限制。


相關網址: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 文件證明申請須知重要資訊
http://www.boca.gov.tw/content?mp=1&CuItem=1410

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 辦理文件證明服務說明
http://www.tecos.org.hk/authentication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 公證業務
http://tpd.judicial.gov.tw/?struID=3&navID=18&contentID=37

文件證明申請表
http://www.tecos.org.hk/download/authentication.pdf

2016年10月1日星期六

台灣居留手續:我的體檢經歷

2015年8月初,我們一家到宜蘭旅行,並特地在台北多留一天以便辦理體檢。我按照衛生福利部的「外國人健康檢查指定醫院」名單,選擇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簡稱仁愛醫院);選擇這家醫院是出於地點和時間的考慮,一來仁愛醫院距離我下榻的旅館比較近,二來這家醫院在星期一至六都有辦理體檢(平日9-11、13-16,周六上午),不需預約,隨到隨檢,無論地點和時間安排都較為方便。

仁愛醫院位於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0號,從捷運忠孝復興站步行到醫院,需時約8分鐘。


8月3日上午10:45,我獨自來到仁愛醫院,在地下大堂找到健檢中心。我首先向職員說明來意(注意:必須清楚說出自己來自什麼地方,因為台灣對不同國家人士的體檢要求不盡相同,例如:香港、澳門等地的居民是不必檢查腸內寄生蟲糞便和漢生病的)。待職員檢查護照後,便給我一張體檢流程表、一式兩份的體檢表以及一份郵寄授權書(有關「郵寄授權書」的詳情容後再談)。我填寫表格(要貼兩張照片)後,再到大堂批價櫃檯的11號櫃檯進行掛號,然後持籌號返回健檢中心,等候見醫生。然而,當時已經是11:15,醫生早已離開,我只好等到下午才能繼續體檢程序。

下午1:20,我返回醫院的健檢中心,正式開始我的體檢流程:

1. 見醫生:在健檢中心等了約五分鐘即能入房見醫生。醫生首先核對我護照上的資料,然後在電腦上輸入資料,過程不足兩分鐘,我連醫生的臉都沒有看清楚、房內環境都沒有機會細看,便已經見完醫生。(我實在不明白這項程序何需醫生來處理)

2. 付款:我按指示再到批價櫃檯的11號櫃檯付款,費用為台幣$1460,繳費後職員在流程表上蓋印,並開出一式多份的檢驗單,指示我上二樓抽血和照X光。

3. 抽血:我持檢驗單、流程表、體檢表等文件到二樓的檢驗室領取籌號,等了約三分鐘,隨叫號到服務台讓護士核對護照資料、在流程表上蓋印,然後抽血,過程約五分鐘。

4. X光:接著走到位於同一層的放射科室準備照X光。首先到詢問處讓職員核對護照資料、在流程表上蓋印,然後按指示到更衣室脫去上身衣物並換上綠色檢查服,再等候叫名,等了大約五分鐘即到我進入X光室,聽從職員指示放鬆、雙手握著扶手、胸口緊貼儀器、吸氣、呼氣,過程不足三分鐘,完事後便到更衣室換回衣服,然後離開二樓。

5. 交表:最後返回地下的健檢中心,讓職員在流程表上蓋印,以及檢查並收回所有文件,正式完成整個體檢流程。

簡單來說,體檢就只是抽血和照X光,連最基本的度高、磅重、量血壓都沒有,過程約四十分鐘,連同填寫表格,能在一個小時內完成。不過,各醫院的體檢安排不盡相同,例如:在「麻疹及德國麻疹之抗體陽性檢驗」,我的朋友在台南辦理體檢時,會有職員問他是選擇檢驗或直接接種德國麻疹的抗體;我卻只能直接以抽血作檢驗。為免體檢不合格而延誤申請居留的程序,假如不肯定自己是否有麻疹及德國麻疹的抗體,建議在接受體檢前預先接種疫苗。

至於領取體檢結果,由於醫院要8-14個工作天才能完成體檢表;但我在體檢後的五天已經返回香港了,又不好意思麻煩朋友為我走一趟醫院,把護照交給朋友更不太方便,所以我選擇了郵寄。首先,必須填妥郵寄授權書,授權醫院以掛號信寄給你在台灣指定的收寄人;郵寄需要信封和台幣$34郵票,仁愛醫院是不會提供的,幸好信封和郵票都可以在醫院地庫的便利店購買。我事先拜託一位台灣朋友替我收信,然後再轉寄香港給我;終於,在8月12日,即體檢的8天後,她便收到醫院寄來的體檢表,並隨即轉寄給我,就這樣解決了體檢的問題。


相關網站資料: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 一般體檢
http://tcgwww.taipei.gov.tw/ct.asp?xItem=184869&CtNode=15399&mp=109151
(這是我去體檢的醫院,網頁詳列「外國人居留體檢」的服務時間和注意事項)

2016年9月25日星期日

台灣居留手續:台灣的居留體檢

凡年滿12歲以上人士,不論以什麼途徑、身分申請在台灣居留,當大家向移民署遞交居留申請表時,必須隨附一份「外籍人士等辦理居留或定居之健康檢查證明應檢查項目表(乙表)」(簡稱「體檢表」),可見體檢是必經的程序。(當然,12歲以下可以經驗證的「針卡」代替)


可以在香港辦理台灣居留體檢嗎?


理論上,台灣的居留體檢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辦理。若在台灣以外的地方辦理體檢,台灣的衛生福利部只對印尼、菲律賓、越南和蒙古設有規定認可的體檢醫院名單,其他地區只要找當地擁有專業資格的醫生即可進行體檢。以香港為例:大概流程是先找醫生轉介到化驗所進行血液化驗和X光檢查,醫生會按照化驗結果填寫體檢表(收費約港幣$1500);然後,把體檢表交由國際公證人進行公證(收費約港幣$2500);最後,將已公證的體檢表送交位於金鐘力寶40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辦理文件驗證(收費港幣$120),即完成體檢程序。顯然,在台灣以外的地方進行體檢,程序繁複,價錢較貴。所以,實際上一般人會選擇到台灣辦理體檢,如此體檢表即能直接提交給移民署,不必公證和驗證。

在台灣辦理居留體檢要注意什麼?


在台灣體檢,首先要注意該醫院是否衛生福利部指定的「外國人健康檢查醫院」,只有指定醫院才能辦理居留體檢,它們發出的體檢表為移民署所承認和採用。目前台灣共有73家指定醫院,但醫院的指定效期是有期限的。例如:基隆的長庚紀念醫院自2016年6月1日起暫停外國人健檢業務,苗栗醫院、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等的指定效期只到2016年12月31日。所以,在選擇醫院前應透過衛生福利部網站查閱指定醫院的名單,並留意該醫院的指定效期。其次要留意該醫院的體檢時間,以及是否需要預約。部分醫院只會在特定時間辦理居留體檢。例如:在台北,國泰綜合醫院只在星期五中午為外籍人士辦理體檢;台安醫院的體檢時間只在星期一至四的13:15,而且必須一星期前以電話預約。由於各醫院對體檢的安排有所不同,建議在體檢前先瀏覽該醫院的網頁或致電查詢。


台灣居留體檢要驗些什麼?


即使閣下百病纏身,又癌症、又愛滋病、又心臟病等,也不必擔心難以通過體檢。事實上,居留體檢只檢驗特定項目,包括:肺結核、腸內寄生蟲、梅毒、麻疹及德國麻疹抗體、漢生病等五項;香港、澳門等「來自特定地區」的人士,更可以免驗腸內寄生蟲和漢生病,部分醫院連身高、體重、聽力、視力、血壓等基本檢查也沒有。最有可能「不合格」的,就只有「麻疹及德國麻疹抗體」一項,可能年代久遠,成年人早已失去抗體;假如不肯定自己是否仍有麻疹及德國麻疹抗體,宜在體檢前預先接種有關疫苗;台灣有部分醫院會提供即時接種疫苗,以「預防接種證明」代替「抗體檢查」,這要視乎大家前往的醫院有否提供相關服務而定。

台灣居留體檢的檢驗項目並不多

香港屬於「特定地區」,可以免檢驗不少項目。


如何領取居留體檢報告?


關於領取體檢結果,醫院一般要8-14個工作天才能完成體檢表。申請人只需帶備護照和領取憑單,前往醫院的體檢中心即可以領取體檢表。假如不能親身到醫院領取體檢結果,可以填寫授權書,由親友持授權書、領取憑單和體檢人的身份證件代領。又或者填寫郵寄授權書,由醫院以掛號信寄給你在台灣指定的收寄人。部分醫院會提供信封和郵票,有些醫院則要求體檢人士自備。

順帶一提,假如體檢結果不合格,醫院是不會寄出體檢表的。另外,體檢表自發出日起計有效期只有三個月,所以體檢不宜過早,應盡可能配合申請居留證的時間辦理體檢。


有關體檢的詳細情況,可參閱〈我的體檢經歷〉。


相關網站資料

外國人健康檢查指定醫院
http://www.cdc.gov.tw/info.aspx?treeid=aa2d4b06c27690e6&nowtreeid=e2e03c52598cd5f6&tid=FE2A4655E9F73411
(注意:該名單會不定期更新,我瀏覽時的更新日期為2016年6月21日)

健康檢查項目表(乙表)【104年2月6日修正】
http://www.immigration.gov.tw/public/Data/53171272271.pdf
(表格以醫院提供的為準,但可以預先看看體檢的項目)

2016年9月2日星期五

台灣居留手續:如何申請良民證

當大家向台灣政府申請居留證時,移民署會要求所有20歲以上的申請人提供居住地之「警察紀錄證明書」(俗稱良民證,但20歲以下人士不必辦理)。誰能證明你是否良民?在香港,大家只能到警務處申請「無犯罪紀錄證明書」,以證明自己是一等良民,可以移民。

一個香港人平白無故要申請良民證以證明自己是良民,警務處是不會受理的。申請良民證的先決條件,除了在香港沒有任何犯罪紀錄(俗稱「案底」),更必須持有「由有關領事館/移民局/政府部門發出的信件」(以下簡稱申請信)。所以,當大家去警務處申請良民證前,必須首先到位於金鐘力寶中心一座11樓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簡稱「台北辦」),領取申請信。注意:無論是申請信,還是良民證,都必須由申請人親自辦理,不能委託他人。

一般而言,去「台北辦」都要經歷清早排隊領籌輪候至天荒地老,不過領取申請信是不必領籌的。申請人只需要在辦公時間內,到「台北辦」的詢問處向職員說:「我需要一封申請良民證的信」,然後按照職員指示提供香港身分證正本和影印本,並填寫表格,再把表格交回詢問處的職員,職員便會給申請人一份申請良民證的文件,該文件就是所謂的申請信了。整個過程約10-15分鐘,視乎詢問處等候人數多寡,以及你填寫表格的速度而定。要注意的是,表格要填寫申請人在台關係人的姓名及地址,所以事前必須找一位在台灣的親戚或朋友作為自己的「在台關係人」。至於「台北辦」會否核實該關係人姓名與地址的真偽,那就無從稽考了(你懂的)。

申請良民證時,需要先到「台北辦」填寫一份申請表,以領取「推薦信」。


「台北辦」所發出的「推薦信」




當大家領取申請信後,便可以前往位於灣仔軍器廠街一號警察總部警政大樓14樓的無犯罪紀錄證明書辦事處(以下簡稱該辦事處),辦理良民證的申請手續。該辦事處距離「台北辦」不遠,可以考慮步行前往,路程約15分鐘。

無犯罪紀錄證明書辦事處


進入該辦事處後,門口前方有籌號機,申請良民證有「已預約」和「沒有預約」兩個選項。由於我事先已經預約,選擇「已預約」即可。當我拿到籌號準備坐下來等候時,便已經輪到我了。假如「沒有預約」,一般等候半個小時,視乎現場輪使人數而定。

辦事處門前的籌號機


辦事處內觀,辦理良民證只有三個櫃檯,其他櫃檯都是處理「性犯罪」紀錄的。


按照叫號到相關櫃檯後,便把申請信、身分證、相關申請表格交給職員。職員態度親切、和善有禮,很有九十年代皇家香港警察的影子。職員檢查表格、核對資料後,便要掃描我的指模。首先是兩隻拇指,然後是左手四隻手指,最後是右手四隻手指。簡單、快捷、乾淨,跟我在1996年申請良民證比較,真是天淵之別,至少現在套取指模後不會成為「黑手黨」。

最後,來到香港特區政府最重視的程序:繳費。申請良民證的費用為港幣$210,可用現金、八達通卡、易辦事或支票繳付。用八達通卡或易辦事可以即場付款,使用現金或支票則要到警察總部警政大樓11樓的出納部繳款。繳費後,申請手續便完成了,接下來是漫長的等待。

假如申請人在香港沒有犯罪紀錄,該辦事處會在四星期內將證明書以掛號函件直接寄給「台北辦」,即是說良民證並不會直接交給申請人,而是經「台北辦」轉給交台灣移民署。以我自己為例:我在2015年8月28日申請良民證,到同年9月25日,才收到「台北辦」的短訊通知,他們已經收到我的良民證。可見,該辦事處確實會在「四星期內」發出良民證,不會遲也不會早,時間剛剛好。由於需時甚久,所以申請良民證應該是整個移居台灣手續的第一步。

「台北辦」向申請人發出的短訊通知


順帶一提,香港警務處需要四星期才能發出良民證,但該證明的有效期卻只有三個月,宜注意申請良民證與台灣居留證的時間配合問題。另外,前往辦理手續前,應留意該辦事處的辦公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的09:00-17:15,跟「台北辦」相若。為節省時間,建議在辦理良民證前3-7天,致電2396 5351,透過24小時自動電話預約系統進行預約,以及預先在網上填寫並列印「無犯罪紀錄證明書申請表格」、「申請人資料填報表」和「同意接受套取指模書」三份表格。


相關表格及申請良民證詳情,可瀏覽以下網頁:
http://www.police.gov.hk/ppp_tc/11_useful_info/cert_no_crime.html

2016年8月11日星期四

台灣居留手續:關於「移居台灣」的一些觀念

關於「移居台灣」的一些觀念


本人在2015至2016年間,先後為自己和妻兒辦理在台灣的居留手續;接下來的數篇是我在申請居留證時的紀錄和回顧,藉此分享一下我對移居台灣手續的所知所想。雖然,這幾篇的內容都是根據我個人或朋友的親身經歷,並輔以移民署的官方說法。然而,每個人的背景並不相同,申請居留的資格各異。例如:本人以身分代碼AF360申請居留證,在手續上便與絕大多數香港人略有不同。再者,台灣政府會不時修改移民政策和作業程序,加上不同承辦人員的處事方式亦未必一致(這算是港台兩地的差異),所以申請居留的實際情況或許會因人而異。隨後數篇有關申請居留證的文章,只能代表我們一家在2015至2016年的辦理情況,各位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但不宜視作台灣官方的標準做法。如有任何疑問,應該直接向移民署查詢。


港澳居民不能「移民」台灣?


首先,要釐清一個觀念,香港、澳門、中國大陸等地的居民是不能「移民」台灣的。所謂「移民」,是指從一個國家遷移到另一個國家定居。然而,目前管治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仍然強調自己是中國唯一的合法代表,視香港、澳門,以至整個中國大陸為其「固有領土」。除非某天台灣宣告獨立,否則只要台灣仍然掛著「中華民國」這塊招牌,香港和澳門居民就不能「移民」台灣。所以,移民台灣是外國人的專利,我們只能移居台灣。這個觀念上的差別,使港澳居民在申請條件和手續上,有別於外國人和身處「匪區」的中國大陸居民。


「居留」和「定居」有何分別?


在台灣,「戶籍大於國籍」,擁有台灣戶籍的,必然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相反,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卻未必一定有台灣的戶籍(詳見〈無戶籍國民在香港〉)。台灣居民所享有的一切權利與義務,皆取決於其「戶籍」。無論是港澳居民、大陸居民和無戶籍國民,如要在台灣設立戶籍,即所謂的「入籍」台灣,必須經過「居留」和「定居」兩個步驟。

所謂「居留」,是指持居留證在台灣長期居住。持證人在居留證有效期內,可以無限制居住在台灣境內。而居留證的有效期為18個至36個月不等,視乎閣下以哪些資格申請居留證;只要居留條件仍然存在,即可不斷續期。不過,持有居留證只代表大家可以合法在台灣居住,身分上仍然是「外人」。事實上,持居留證在台灣生活,從手機上台、申請家居寬頻、求職就業等,都會遇到某些不便。

所謂「定居」,是指持居留證在台灣居住滿一定年期後,持證人便可以向移民署申請定居。當獲得「定居許可」後,大家便可以申請初設戶籍登記,即是「入籍」,並據此申領中華民國身分證和護照,完成整個「移民」程序,在法律上正式成為台灣人。此時,大家才能跟一般台灣人一樣,享有同樣的權利和義務。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由於大家的台灣人身分並非與生俱來,假如台灣政府在將來某日發現閣下的居留申請有問題,例如:虛假投資、假結婚等,移民署有權撤銷其定居核准,並驅逐出境。


申請「定居」有什麼條件?


申請「定居」的條件相對簡單,以港澳居民為例:只要大家持有有效的居留證,在台灣居住滿一年而出境未超過30日,或居留滿兩年而每年居住270日以上,又或居留滿五年而每年居住183日以上,即可以向移民署申請定居。待移民署審核閣下的居留資格以及居住年期,如符合定居規定,閣下即能入籍台灣。可見,港澳居民最快居留一年即可申請定居。順帶一提,以居留滿一年申請定居,是以申請定居日「往前推算」的;即是說,當大家在台灣領取居留證後,即可以隨時出境;如要申請定居,只需要在申請定居前的一年內出境不超過30日即可。


申請「居留」有什麼條件?


「定居」的前提是「居留」,要取得居留資格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以港澳居民為例,假如申請人跟台灣有關係,例如:有直系親屬在台灣設有戶籍(依親【身分代碼HF151】、依配偶【身分代碼HF152】)、曾經在台灣留學(身分代碼HF169)等,申請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就可以直接向移民署申請居留證。

假如大家跟台灣非親非故,亦可以憑專業技能(身分代碼HF160)、50萬創業居留(身分代碼HF179) 或600萬投資居留(身分代碼HF162),經台灣相關部門審查通過後,再向移民署申請居留證。目前,除依親外,在台灣投資台幣600萬是港澳居民取得台灣居留資格的最常見方法。最快在一年後,申請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就可以申請在台灣定居了。



「投資移民」有什麼要注意的?


假如以投資方式申請在台灣居留,當大家向移民署申請居留證時,必須提交「實行投資並經審定之證明文件」,該文件由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簡稱「投審會」)核準。所以,投資移民的第一關是「投審會」,然後才是移民署。不少香港人會透過移民顧問代為辦理投資居留事宜,它們的收費約港幣6-8萬元,提供「一條龍」服務,包括投審會的計劃書、保證人等,代勞一切有關手續。不過,移民是攸關個人及家庭未來的大事,當大家把這份「終身大事」委託給移民顧問代為辦理時,應慎選移民顧問公司,以保障自身權益。大家或可從以下方向檢視該公司是否可靠:1. 該公司過去辦理台灣投資居留的成功經驗;2. 該公司或其主事者是否有詐騙前科;3. 該公司的職員是否持有台灣政府頒發的「移民專業人員資格證明書」。此外,大家除注意移民顧問會否巧立明目額外收費,更要小心它們乘機推銷物非所值的物業,又或游說投資一些有問題的項目。總之,移民是人生大事,貨比三家,才不致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假如不是天生對辦理手續感到煩厭,願意嘗試親力親為的,不妨自行辦理台灣居留手續。首先,涉及移民署的手續相對簡單,自行辦理即可。至於投資移民,據知部分港人會透過台灣當地的會計師,又或香港有在台灣開設分公司的會計師,處理投資申請的相關手續;畢竟在台灣開設公司,必須透過會計師辦理相關手續,即使大家透過移民顧問代為辦理,它們同樣要經當地會計師處理開設公司事宜。因此,如果時間許可,DIY亦未嘗不可;這樣既可以避免遇上不良的移民顧問,並且可以節省費用,畢竟移民顧問的收費足以應付大家在台灣兩三個月的生活開支了。

香港報章經常刊登「移民台灣」講座的廣告,這些講座有不少是由地產代理主辦,目的只為向香港人推銷台灣的房地產。可能基於台港兩地匯率和物價的差距,台灣樓價普遍低於香港,令不少香港人認為台灣的物業很「便宜」。然而,地產代理在香港推銷的台灣房地產,往往是在當地滯銷,才被迫在海外尋找買家;而且,這些在香港銷售的台灣房地產,售價往往高於當地水平。當大家以台灣人眼中的「天價」購入他們不會去買的物業,除成為地產商眼中的「水魚」外,更為當地人留下一個香港人到台灣「炒樓」的觀感,甚至成為台灣樓價飆升的幫兇;付出真金白銀卻招來惡評怨恨,值得嗎?而且,現在高價買入,將來如要出售物業,不大幅減價,恐怕難以找到買家接手。因此,除非大家對台灣的房地產市場、物業所在環境等情況有一定了解,否則不要輕易購入台灣物業;假如真的有需要在台灣置業,可以透過591等網站,又或直接委託該區的房屋仲介,以找尋合適的房屋。順帶一提,以投資方式申請在台灣居留,必須要有實際的生意運作;而台灣政府明確規定投資項目不包括購買房地產及股票,所以「買樓收租」是絕對不能視為投資。

由於本人並非以「投資」取得台灣居留資格,對「投資移民」缺乏親身經歷,只能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所知所想;至於實際上要怎樣才能通過「投審會」這一關,還是請大家向有相關經驗的會計師或專業的移民顧問查詢詳情吧!


最後,移居台灣,這是攸關整個家庭成員前途的大事,絕對會改寫大家下一代的命運。在規劃時、抉擇前,必須與家人好好溝通,建立共識。一旦決定移居台灣,應廣泛蒐集資料。近年有不少香港人移居台灣,當中部分人更會透過網誌、Facebook向大家分享其經歷和感想,Facebook上更有不同的港人移居台灣社群,大家不妨參考。當然,在居留定居等手續方面,過來人的經驗和意見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但如同本文開首所說,一切答案還是以移民署為準。


以下是部分在台港人的網誌和Facebook社群,以供各位參考。

帶住三個仔女去台灣
https://hkfamilytw.blogspot.com

我的台港生活反思隨筆
http://bennisso.blogspot.hk

Immigrating to Taiwan
https://medium.com/immigrating-to-taiwan

五十六巷七弄
http://blog.jacquet.idv.hk/search/label/五十六巷七弄

衝啊,熱血男兒之老公仔的台灣移民秘辛
http://miqlin66.pixnet.net/blog/category/1573140

Miko流浪部落戲桶 - 香港人申請台灣居留
http://hanyin35.pixnet.net/blog/category/1499482

Distance 805 - 我的香港老公
http://sharon851.pixnet.net/blog/category/2962664

來自香港的台灣人妻 - 申請台灣居留
http://sumgino.pixnet.net/blog/category/3139393

香港人在台灣 - 香港人嫁台灣人相關
http://blog.xuite.net/huibarbie79/hkblog?st=c&p=1&w=9988732

Secret Space - 香港嫁台灣資訊
http://akirasb.pixnet.net/blog/category/3467926

700公里的距離 - 港女居台婚嫁手帳
http://miu-nan.blogspot.hk

PEGGIE的部落格 - 香港媳婦的經驗談
http://tpg721012g.pixnet.net/blog/category/2120180

宅貓StEp - 台灣的點滴生活
http://stephaniestep.pixnet.net/blog/category/376592

Noel的分享空間 - [住在他鄉] 香港人在台灣
https://noellin.wordpress.com/category/住在他鄉-香港人在台灣

台灣生活雜記
https://www.facebook.com/leswater

港妻Emanda&Stella兩姐妹台灣生活點滴
https://www.facebook.com/emandastella520

移居去台灣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igratetotwiwan

台灣美好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relocatetoTaiwan

2016年8月6日星期六

擇木而棲(下) :如何融入台灣生活?

反思對台灣的認識


近年,香港興起了一股移居台灣的風氣,經常在網上看到不少人查詢有關移居台灣的問題。我認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要移居台灣,首要難題並非如何取得「居留證」、「身分證」等證件,而是如何融入台灣生活。事實上,台灣的自然環境、人文歷史、政治發展等方面與香港迥異。港、台兩地除了語言不同,兩地民眾在處事方式、生活態度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台灣與香港之間的文化差異,實在不比中國少。

可是有不少香港人,每年去台灣不同縣市旅遊兩三次,便覺得台灣是個好地方。他們對台灣的好感,只建基於在旅遊期間的吃喝玩樂。加上傳媒對台灣的低物價、人情味、真普選等刻意渲染、宣傳,很容易令人誤以為那就是當地生活的全部。其實,只依靠在台灣三五七天的短期旅遊,是絕對不足以認識一個地方的全貌。

認真有意移居台灣的香港人,除了吃喝玩樂,平日應該盡可能從不同途徑關心留意台灣的新聞,了解台灣的民情、國情。例如:在2016年3月中,台灣政府公布「土壤液化潛勢區」,這是影響到人們生命財產的大事,但Facebook上幾個港人移居台灣的群組,轉載相關新聞的人不多,會表示關注的人更少,大家的焦點仍然只是台灣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或只關心移居手續上的問題。以這種心態移居台灣,一旦發現期望與現實存在很大落差時,只會對台灣生活產生嚴重的失落感,既使自己受苦,更令家人受害。


認真深入了解台灣


最理想是在正式移居前赴台居住幾個月,跟當地人過著一樣的生活,不要用「遊客」的身分跟當地人相處,以了解自己是否適合移居台灣。即使沒有long stay的條件,至少也要在平日多瀏覽台灣的網站。以本人為例,自從下定決心移居台灣後,我經常瀏覽台灣《蘋果日報》和Yahoo!奇摩新聞,「PTT」、「Mobile01」等討論區,Facebook的爆系公社及各地方社群等。雖然未必對台灣所有事情瞭如指掌,但至少對台灣民情,以及當地人所關心的事情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在台灣生活的應有態度


此外,為己為人,千萬不要把香港的陋習帶到台灣。例如:「炒樓」、「向錢看」、急功近利、對社會議題冷漠等。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應該處處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畢竟每位香港人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台灣人對普遍香港人的印象。同時,我們應該多關心台灣所發生的事情;對於移居台灣的香港人,曾有人提出一個很好的比喻:大家是要當不接觸土地的「盆栽」,抑或在台灣落地生根的植物?如果只是盆栽的話,它不需要接觸台灣這塊土地,這塊土地的任何事情跟它沒甚麼關係,這是不是大家想要的台灣生活?既然選擇了台灣,便應該落地生根,盡可能關心社會,熱心參與各類有益於台灣的公民運動,捍衛核心價值,讓台灣這片土地變得更美好。

昨日西藏、今日澳門、明日香港,避免台灣步上香港後塵,讓我們的下一代在台灣有更美好的生活,此乃吾輩遷台之重任,與大家共勉之!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以下是一些有關港人遷台的記述與評論,當中不乏「潑冷水」之作,大家不妨細閱,既可以了解香港人在台灣生活的實際情況,更可以重新檢視自己的移居台灣的決心。

香港人看台灣:台灣好,因為台灣就是台灣(旅行札記:2013年11月19日)
http://sintripnotes.blogspot.hk/2013/11/blog-post_19.html

移民台灣?(阿虛的碎碎唸:2013年11月30日)
http://aeolianmelo.blogspot.hk/2013/11/blog-post_30.html

誰敢撤退到台灣(台灣蘋果日報:2014年2月27日)
http://www.appledailytw.com/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40227/351631/

台灣一夢(MetroPop:2014年3月6日)
http://www.metropop.com.hk/contents/395/cover-story/1143

移民台灣 夢想之地?(大學線:2014年4月23日)
http://ubeat.com.cuhk.edu.hk/移民台灣-夢想之地

【香港人台灣夢】台灣沒有想像的美好(台灣蘋果日報:2014年5月3日)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503/35807518

《讓世界看見台灣》(一)—一個在台港生的社會觀察(跨時:2014年6月21日)
https://quasi-quasi.com/2014/06/21/taiwan_observation1

香港人移民台灣為何不可行(聚言時報:2014年7月30日)
http://polymerhk.com/articles/2014/07/30/4518

港人移民天堂 台灣樂與怒(轉載自iMoney:2014年11月28日)
http://www.ctgoodjobs.hk/article/港人移民天堂-台灣樂與怒/1173-16108

反思港人移民台灣潮(美國之音:2015年1月11日)
http://www.voacantonese.com/content/cantonese-it-reflection-on-hong-kong-people-immigranted-to-taiwan-1101-ry/3031724.html

香港人奉勸香港同胞:沒那麼幸福,移民台灣前請三思(三立新聞網:2015年1月30日)
http://www.setn.com/ColumnNews.aspx?PageGroupID=9&NewsID=59441

港人移民人數創10年新低 遷台港人:不要想賺好多錢(關鍵評論:2015年2月23日)
http://intl.thenewslens.com/post/129028

移民台灣沒你們想像的爽(聚言時報:2015年2月24日)
http://polymerhk.com/articles/2015/01/10/10331

香港人移民台灣會受歡迎嗎?(關鍵評論:2015年3月18日)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37387

香港人移民台灣 落地未生根(美國之音:2015年4月16日)
http://www.voacantonese.com/content/case-studies-on-hk-people-immigrated-to-taiwan-20150416/2722384.html

港人移民台灣 在前途未卜似「盆栽」(美國之音:2015年4月20日)
http://www.voacantonese.com/content/hong-kong-emigration-to-taiwan-family-future-still-uncertain/2726599.html

移民台灣較難適應(懷鄉書訊:2015年7月6日)
http://chezmoibooks.blogspot.hk/2015/07/blog-post_6.html

兩個香港年輕人 來台創業真實告白(商業周刊:2015年7月22日)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Article.aspx?id=58930

【雙城記】那張最終還是買下的返港機票(SOSReader:2015年11月9日)
https://sosreader.com/那張最終還是買下的返港機票

社會動態:受害者造出來的香港移民台灣熱潮(筆與置評:2015年12月12日)
http://notcomment.com/wp/?p=7220

每年7500名香港人逃居台灣!15則故事說盡捨棄故鄉的無奈,而台灣也沒想像中得好(風傳媒:2016年1月4日)
http://www.storm.mg/lifestyle/77447

來台灣找回香港失去的信任(台灣蘋果日報:2016年4月6日)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60406/37148558

為何香港人很愛移民到台灣呢?(批踢踢實業坊:2016年4月24日)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61473220.A.218.html

台灣真係咁好? 旅台港人:一海之隔差咁遠(香港蘋果日報:2016年5月18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china/20160518/55115637

移居台灣非想像般好 90後港讀者:生活壓力一樣苦(香港蘋果日報:2016年5月19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china/20160519/55121725

台灣生活不俗 高雄讀者:新政府勿走鎖國回頭路(香港蘋果日報:2016年5月20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china/20160520/55125495

想移居台灣? 居台港人:得承受不公與壓力(香港蘋果日報:2016年5月24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china/20160524/55138566

2016年7月15日星期五

擇木而棲(中):為什麼移居台灣?

為什麼選擇台灣?


台灣,又稱為「福爾摩莎」(Formosa),一個位於亞熱帶氣候區的海島,與中國大陸隔海相望,北臨日本,南鄰菲律賓。島上既住著源於南島語系各族群的原住民,更兼容閩南、客家等中國各省居民,社會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台灣在十七世紀曾經歷荷蘭和西班牙的管治,及後又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在日本殖民管治的50年間,為台灣奠定現代化的基礎。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推行多項經濟建設,加上台灣人的努力,在二十世紀後半期締造了「經濟奇蹟」,使台灣公共建設完善、工商科技發達、通訊運輸系統便利,而且島內物產豐盛、自給自足,讓台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此外,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台灣經歷了政治民主化的過程,成為屹立世界的民主共和國之一。

以上種種,都不是我們一家移居台灣的原因。事實上,選擇移居台灣,除了申請居留手續較為簡單外(我自己本身曾在台灣留學),更重要是台灣同時具備跟香港相似和相異的特質。

台灣與香港有不少相似之處,例如:兩地都曾受到外國的殖民管治,在近現代又深受中國影響,目前都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族群皆以華人為主,文化習俗類同,兩地居民都使用正體中文字,對民主、自由、公義的看法較為接近。這些相似之處,使香港人相對較容易適應台灣生活。

台灣跟香港相異之處,在於台灣的前景較為樂觀。香港的沉淪源於中共暴政,要解決香港的困局,唯有「推翻中共」、「獨立建國」。香港雖然有不少政客、社運分子聲稱自己支持本土,他們卻視港獨為忌諱,加上中共的打壓,在目前的形勢下,「獨立」始終難以成為香港社會的主流思想。反觀,台灣多項民調皆指出,台灣人自認是「中國人」的少之又少,絕大多數民眾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並珍視自己的身分文化,更有近六成台灣人傾向台灣獨立,「獨立」的呼聲可以如空氣般自然存在,最大的分歧只是「華獨」與「台獨」之爭。事實上,當香港無力抗拒中共侵蝕,部分港人更對此甘之如飴,台灣人卻普遍存在抗拒中共的意識。例如:2014年3月爆發的太陽花學運,即源於台灣人憂慮馬英九政府推動的「兩岸經濟一體化」,會使中共憑藉其經濟力量,干預台灣的政治自主,侵蝕台灣的核心價值。為此,普遍台灣人皆拒絕過度依賴中國,例如:蔡英文總統提出的「新南向政策」,即旨在降低對中國經濟的依賴,這有助中共肆虐香港的悲劇不致在台灣重演。

更重要的,是台灣經過各種社會運動、無數民主志士前仆後繼努力爭取,終於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使台灣的政治與社會逐漸民主化及本土化。上至總統,下至鄉長、里長,以至各級議會,皆全面實施普選。在選舉壓力下,政治人物必須優先維護台灣本土利益,否則只會像國民黨在2016年的總統和立委選舉般慘敗,遭受選民的唾棄,台灣民眾則可以透過選票向中共表達「SAY NO」的信息。此外,台灣除了擁有自己的人民與領土,更有自己的政治制度、法律、政府、軍隊,並在稅收、入出境等方面的擁有自主能力,這些政治現實使台灣具備香港所缺乏的「獨立」環境,更使台灣在中共的陰霾籠罩下仍然得以掙扎求存,免受牠的吞噬。

中共會武力犯台?


由於台灣民眾普遍有獨立的意識,必然有人認為中共早晚會對台動武,為此對台灣未來的安全抱有懷疑。誠然,這個想法有其道理,畢竟自1949年以來,中共一直沒有放棄以武力吞併台灣,使中共對台動武成為台灣揮之不去夢魘。不過,在過去六十多年,中共除了在建國初年對台灣外島的零星攻勢,以及九十年代企圖以軍事演習影響台灣大選外,海峽兩岸大致保持和平。究其原因,乃中共的內外政局均不利於對台動武。

在中國,無論是利益分配、國力發展、維穩開支等,皆有賴於經濟發展,中共為了維持牠的統治,只能視發展經濟為其當前首要任務。自改革開放後,台灣成為中國最大的外資來源。貿然對台動武,除影響外國投資,更會令台商撤離中國,勢必引致大量失業,既波及中國的經濟發展,更會引發社會矛盾,隨時爆發衝突。而且,中國近年逐漸失去經濟優勢,產能過剩,經濟增長趨緩,工潮湧現,對台動武只會使經濟問題雪上加霜;為了維持中共的統治,解決經濟危機才是牠的當前急務。

何況,中共內部一直權鬥激烈。就目前中國政局而言,習近平的集權和個人崇拜,已經引起不少人的強烈不滿,他假借反貪肅清政敵異己,更得罪了不少既得利益者,即使他的地位暫時不受威脅,一旦中國的民怨、民憤逼向臨界點,勢必令中共分裂,影響中國政局。所謂的臨界點,可以是經濟崩潰,也可以是侵台戰況不利。更遑論還有疆獨、藏獨,以至各地的民眾抗議和暴動層出不窮。除了內部問題,中共對外還要應付與各國的邊界糾紛、南海爭議、東海危機、釣魚台問題、北韓問題、TPP的「經濟圍堵」等。可見,中國面對的問題已經夠多夠大了,如此國內外形勢實在不利中共武力犯台。

中共對台動武,必然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帶來巨大衝擊,對中共而言代價實在太大。然而,中共也有可能出於自身考慮,例如:為消弭中共內部惡鬥,不顧一切侵犯台灣(或挑起其他外部糾紛),使槍口一致向外。不過,解放軍的勝算高嗎?國軍是否真的不堪一擊?台灣又是否只能孤軍作戰?

誠然,兩岸軍力差距不斷擴大,解放軍的戰力既不可輕忽,但也不必高估。畢竟解放軍對上一次作戰已經是1979年的入侵越南戰爭,中共在那次戰爭沒有取得任何成果,反而損兵折將,只能無功而還。現在又有誰知道解放軍是否具備發動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的能力?!事實上,地球上具有實戰經驗的軍隊,似乎除了美軍和俄軍,就只有ISIS了。所以,不必對解放軍過於恐懼,更別低估台灣國軍的實力、島嶼防禦的優勢和台灣人守護鄉土的決心。更何況,中共要武力侵台,還要考慮美國因素。對美國而言,台灣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唯有兩岸維持現狀,才符合美國的利益。所以,美國即使不會出兵協防台灣,也決不會坐視中共侵台。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中共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都要考慮美國的反應,中共對美國的顧忌正是台灣重要的籌碼。

其實,單是中共對台灣採取強硬立場,便會使台灣人遠離中國,更何況是對台動武?!即使中共能以飛彈摧毀台灣各縣市,徹底破壞台灣經濟,牠亦沒有把握征服全台灣的土地,甚至是台灣人的民心,畢竟台灣的民主化和本土化早已植根台灣人心深處,大家絕對不會接受中共的專制統治。考慮到侵台的困難與代價,只要台灣政府不宣布台獨,中共便沒有對台動武的理由和必要。事實上,即使民進黨先後兩次上台,都沒有宣布台灣獨立,因為稍有政治智慧都知道,台獨只能做而不能說;在此情況下,中共只能嘗試透過經濟力量,去改變台灣的政治,以及台灣社會在民主、自由、人權、身分認同等方面的核心價值。總之,至少在可見的將來,中共要對台動武,既沒有經濟、政治上的條件,也沒有軍事上的把握;中共絕不可能輕啟戰端,對此實在不必過慮。

台灣的生活美好?


當然,有人會質疑,即使中共在可見的將來不會對台動武,難道台灣的生活就一片美好?誠然,台灣也有她的不完美,台灣的颱風、地震頻繁,土壤液化問題更讓民眾人心惶惶。天災難免,人禍更是無奈;政治惡鬥、齷齪政客、黑箱協商、恐龍法官、經濟不景、財政失衡、年金困境、政府部門各自為政、政策向財團傾斜、貧富懸殊嚴重、居住正義失衡、土地正義難以伸張、黑心食品、22K等,這一切讓部分台灣人視台灣為「鬼島」。然而,台灣的民主制度和公民社會,仍然予人改變和進步的希望。

首先,在民主制度下,政治人物必須回應民眾的訴求。例如:屢遭詬病的立院黑箱協商,自新一屆立法院已開始進行改革,使立法院的運作變得公開透明;蔡英文總統、行政院、立法院更以「轉型正義」作為重要工作,以改正過去的錯誤,並對積存的陋規清理爬梳。此外,政府更要具備為民公僕的自覺,謹記為民服務的精神。例如:台灣雖然跟中國一樣出現「黑心食品」問題,至少台灣政府會積極追究責任,警惕後人不要再犯,而不會像中共那樣只解決提出問題的人,令中國人連自己國家出產的奶粉也不敢飲用。

當然,民主並非萬能,官商勾結、貧富懸殊等問題更不會自動消失。但民主進程會使台灣的公民社會日漸成熟,令人熱衷於社會議題,並就各種社會及政治議題進行抗爭。例如:大埔事件、洪仲丘事件、太陽花運動、反課綱、滅頂行動等,這些公民運動反映出台灣民眾普遍願意承擔再造社會公義的責任。在選舉上,不少民眾逐漸擺脫製造對立和操弄激情的政客,在投票時能保持理智,展現出民主素養。政壇上,「時代力量」等第三勢力正在萌芽,逐漸擺脫過去的藍綠政治惡鬥。凡此種種,都是台灣得以進步的力量,這也是台灣即使不完美,卻仍然予人希望的原因。

台灣教育盡善盡美?


香港的教育政策只知量化計算,考試制度蹂躪孩子,令人窒息;難道台灣的教育就沒有這些弊病嗎?誠然,台灣的主流教育經常為人詬病,學業以考試為目的,教師以分數量化學生的表現。即使經歷多次教育改革,無奈人心不改,一般學生依然面對無盡的背誦、補習和考試,他們始終難以擺脫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和「升學至上」的主流價值。然而,台灣是一個教育多元化的國家,除了「填鴨式」的主流教育,台灣還有森林小學、華德福學校、蒙特梭利學校、IB、「親子共學團」等多元教育型態,其體制外的教育發展遠較香港成熟。事實上,在2014年11月,台灣即實施《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和《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簡稱「實驗教育三法」,以鼓勵教育創新,並保障學生的學習權益,使家長可以脫離主流教育,在體制外選擇更合適的教育,讓孩子多元學習。

我計劃為兒子選擇的華德福教育,即屬於台灣近年新興的體制外教育之一。華德福教育源自德國,它主張慢學、開放式教育、不強調競爭,重視節奏與次序,透過「節奏與重複」讓孩子建立生命韻律感,並著重藝術陶冶。華德福教育大致以七年為一個發展階段,針對不同發展階段,施行合適的身、心、靈教育課程,鼓勵孩子探索自己的天賦。

具體而言,華德福在幼兒園階段著重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和樂觀個性,基於此時的孩子靠感官學習,故提供利於創新的玩耍環境,這階段的學生不看書、不寫字,在玩樂中學習,以開啟他們的想像力;並鼓勵親近自然,重視四季節令。在小學階段著重培養孩子創新和分析理解能力,並透過藝術、肢體活動,讓他們逐漸認識世界、累積內在的感覺經驗,建立豐富而有美感的世界觀。在中學階段著重發展孩子精細的觀察力和批判性思維,並透過大量的現象觀察與討論,養成自律與獨立思考的能力。

可見,華德福教育放慢孩子的學習步伐,集中培養個人的意志力、感情、思考力;待他們擁有強壯的身體、豐富的體驗和感受、增強了理解能力後,才學習文化知識。讓孩子由贏在起跑線轉往身、心、靈的全方位發展,避免他們身心發展不衡,至少不會為學業壓力而輕生。事實上,我曾接觸過的台灣華德福學生,他們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有明確的人生方向;這些特質,都是豐盛美滿人生的必備條件。

由於台灣是華德福教育發展最為成熟的華人地區,在宜蘭更設有幼兒園至高中的華德福教育,在學制銜接上較為完善。為了讓兒子接受華德福教育,移居台灣成為我們的必然之選。



總之,台灣所展現出的希望,使這遍土地即使不盡完美,卻依然讓人看到前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台灣有一首民歌《美麗島》,其詞曲雖然沒有政治意涵,卻受《美麗島雜誌》和隨後的政治抗爭所累而成為禁歌,直至八十年代末這首歌才得以「解禁」。以下節錄其中一段:

婆娑無邊的太平洋 懷抱著自由的土地
溫暖的陽光照耀著 照耀著高山和田園
我們這裏有勇敢的人民 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
我們這裏有無窮的生命 水牛 稻米 香蕉 玉蘭花

這首歌除頌讚台灣這片土地外,更展現出台灣人移民拓墾、創造奇跡的勇氣,這種精神值得我輩遷台港人所銘記,但願大家都能在美麗島上締造屬於自己的奇跡。


2016年7月1日星期五

擇木而棲(上):為什麼會選擇離開香港?

香港,曾經是東西文化交匯的國際大都會。在過去,這個城市擁有良好的法治、高效率的行政、公平和廉潔的制度,公務員恪守政治中立,一切皆與世界接軌。而且,這裏生活便利,交通發達,資訊自由流通,社會文化多元,崇優品味生活,普遍民眾視自由、平等、法治為核心價值。我們這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夫妻,經歷過八、九十年代的黃金歲月,卻迫於無奈放棄香港原有的一切,離鄉別井,選擇到異地重新開始!毫無疑問,離開香港絕對是一個艱難的決定。然而,這一切究竟所為何事?


香港這些年的沉淪

首先,不知道還有多少香港人記得以下事情?

2013年8月,親共組織在旺角圍堵法輪功,途經現場的林慧思老師不滿香港警察偏袒親共組織,在情緒激動下講了一些粗話。結果,讚揚林老師抱打不平、仗義執言的人不多;反之,輿論和大眾只對她口誅筆伐,大家對親共組織的野蠻暴力、香港警察的執法不公等,統統視若無睹。林慧思老師的經歷,使我感到香港社會的是非觀已經扭曲,從那一刻起,使我對香港的前景感到擔憂。

香港隨後的發展,更是每況愈下,隨意舉例:中國人來香港便溺叫囂,搶奪奶粉、床位、學位、疫苗等資源,甚至隨意毆打香港人,還要叫囂「香港人有乜咁巴閉」,施暴後更獲得港共政府專車接送,呵護備至;面對中國人在港暴行,官員卻只會叫港人包容。中國大媽經常在全港各區霸佔公眾場所跳低俗廣場舞,製造噪音污染和視覺污染,甚至勾搭長者「賣弄色情」傷風敗俗。深受港人支持的港視,竟然被「一男子」阻撓發出免費電視牌照,恣意違反政策、踐踏制度。港鐵置故障、擠迫等問題於不顧,只知加價和縱容走私客,禍及民生。香港特首竟呼籲各界不要捐款給香港的大學,卻不斷以公帑資助中國學生,又強行委任敵視港大的人管治港大,干預大學自主。高官子女在外國留學生活,卻要港人「愛國」,把握地獄鬼國的「機遇」。港共政權無視地產商囤積土地,又不善用被棄置的工商業用地,卻讓富豪地產商在郊野公園興建住宅。港共政權堅持興建港珠澳大橋、高鐵、機場三跑等沒有效益的天價工程,浪費公帑、虛耗儲備,只為滿足中共的軍事和經濟利益。在香港出版和銷售被中共視為「禁書」的人會突然消失,中國「強力部門」可以「規避法律」跨境擄劫香港人到深圳「協助調查」,港共政權卻不容置喙。警察濫權濫捕,既會將示威人士拖到暗角拳打腳踢,又會無緣無故用警棍毆打路人,少女被襲擊、非禮反負上「以胸襲警」罪名;以警棍、胡椒噴霧甚至開槍對付支持小販的市民;視環保回收倉為「武器庫」,對非法傾倒泥頭的人愛理不理,卻以盜竊罪名拘捕清理泥頭的市民;非禮、強姦、恐嚇、貪污、假證供、假學歷、妨礙司法公正成為警察的「專長」。居住二三十年的村屋會突然被人用挖泥車強拆夷平,居民家園盡毀,無家可歸,政府卻不了了之......一幕幕光怪陸離的情節每天輪流上演,真是罄竹難書!


對平庸之惡的厭惡

面對種種荒謬絕倫、聳人聽聞的反智情節,香港人有齊心反抗、撥亂反正嗎?原來沒有,從來都沒有......!無論是2014年的「雨傘運動」、2015年的「光復行動」、2016年的「魚蛋革命」,願意挺身反抗的人只屬少數。事實上,普遍香港人對上述運動或冷漠以對,或是非不分,其態度突顯了他們的無可救藥。

原來即使香港急劇沉淪,面對著諸如:中共對香港持續推行換血政策和洗腦教育,侵蝕以香港為主體的身分認同;梁振英貪污腐化,濫用權力,勾結黑幫,施政只會「顧全大陸」,又只知以鬥爭為綱,挑釁市民、製造對立、分化社會,只為謀取自身利益;港共政權與民為敵、只知出賣香港利益、政治經濟向中國人傾斜;官員貫徹以謊言掩蓋事實的大陸思維,變得缺乏誠信、大放厥詞、尸位素餐;官官相護,連廉政公署也逐漸墮落;公務員盛行政治審查,以行政手段達到政治目的;議會無法反映民意,議員沒有個人自由意志、只知盲目按中共指示投票;政商高層為僭奪高位獻媚舔共;警隊濫權不法、甘於成為政治工具,為權貴保駕護航;不少藝人為獲取利益而媚共,敢言藝人卻失去工作;主流傳媒立場偏頗親共、淪為維穩洗腦工具,香港言論自由空間極速萎縮;金融地產、基建工程處處都見中資身影;大商家壟斷市場、小商戶難以維生……凡此種種,都不足以喚醒普遍市民!香港人早已坐困愁城,可是普遍市民似是活在平行時空,他們只著重眼前利益,沉醉於飲食娛樂,將現實生活的荒謬與扭曲習以為常,對社會的不公不義不聞不問,在選舉時甚至不會去投票;無論有多少先驅作出犧牲,這群沉默的大多數也會無動於衷。沉默使普遍香港人置身於高牆那邊,這些助紂為虐的「港豬」為平庸之惡作出最佳示範。

更有甚者,部分老一輩的香港人,他們自己或上一代在年輕時為了逃離中共統治,從中國來到香港,享受英國人的庇蔭。這些人雖然在香港生活多年,卻從沒有受到普世價值的薰陶,反而保留著對中共的情意結,意識上仍然活在毛澤東的火紅年代,他們甚至忘卻自己或上一代逃離中國的初衷,竟然真心認同中共對中國和香港的統治,視中共為中國富強的希望;這種觀念使他們仇視平等、自由、公義和民主,視本土意識為「大逆不道」,辱罵敢於反抗暴政的人,認為民眾鳴冤是抹黑政府;犧牲民眾權益以成就權貴利益是理所當然,抗爭維權只會阻礙社會進步發展,高官濫權貪污則屬微不足道的小事。這一批老年人,聯同近年來自中國的所謂「新香港人」,一起盲目支持中共和港共政權,為香港的腐化搖旗吶喊助威。

中共的跨境擄人、警察的濫權濫捕,使香港人的人身安全毫無保障,香港再不是一個宜居的地方。而頑劣的政府、無恥的政客、荒謬的政局,加上這一群沉默的大多數,以及老一輩港人和「新香港人」對中共和港共的盲目附和,更使這個城市成為不是適合孩子成長的地方!為此,我們決意離開香港。


香港的「吃人」教育

除了社會生活的環境,隨著孩子日漸成長,為人父母更必須認真思索他的教育問題。可是,香港的教育適合孩子嗎?這裏的教育環境又是否理想?教育是社會的基礎,良好的教育能讓孩子探索自己人生路向,能獨立思考、明辨是非,並自我完善。可見,教育是為未來培育人才,更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根源。然而,香港除政治、社會環境令人看不到希望外,教育更是令人感到絕望。

香港的教育制度以「成績為本」,從政府、學校、教師和家長,皆只知量化計算,求學就是求分數,過分注重考試成績,忽視學生在分數以外的長處。在扭曲的教育制度下,幼兒要上Playgroup、幼童要參加興趣班、學生要上補習班,孩子做盡超過自己年紀的事情,偃苗助長,目的只為追趕「起跑線」;師生都在偽裝愉快學習,學生不分晝夜面對無盡的功課、練習、測驗、考試、興趣班,使他們失卻童年應有的玩耍時間和權利。在這種社會氣氛下,商家連賣一件玩具也要強調它能訓練孩子應付入學面試,某學校的工作紙更視「過有樂趣的生活」為錯誤答案。結果,學生難以對讀書產生興趣,更遑論追求「崇高的」個人意志。

在課程上,香港的教育只會令學生盲目學習「知識」,背熟標準答案,對基本的「禮義廉恥」卻隻字不提,學生不懂處世之道,甚至缺乏基本自理能力。更有甚者,香港的教育課程並不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扼殺批判空間,當權者甚至視辯論為「營造對立」。結果,學生在富有創造力的階段失去反抗力能,他們不習慣自主思考,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思考,沒有自己的想法,只習慣跟從、服從,教育成為港共政權馴化年輕一代的手段。

在這樣的教育制度下,製造出一整代意志薄弱、任由擺弄的孩子;但高度競爭的環境,卻使莘莘學子被逼迫至喘不過氣來,教育無法為孩子帶來希望,反而成為消磨他們意志和希望的機器。結果,香港接二連三有學生以自殺作為最後的吶喊,用生命控訴這個畸形的教育制度。有哪位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步上他們的後塵?

即使孩子能在令人窒息的教育環境下苟延殘喘,他們還要面對陰魂不散的「洗腦」教育!港共政權為配合中共對香港的融合政策,積極推行「洗腦」教育,一面倒歌頌中共,要學生對中國只能有「自豪感」,誣衊西方民主政制和普世價值;務求使學生成為乖巧愚忠的順民,盲目熱愛中國、擁戴中共統治。雖然,港共政權在民眾的壓力下,在2012年10月被迫擱置「洗腦」的國民教育科,它的幽靈卻依附在常識、普通話、中國語文、中國歷史、通識教育等科目內。加上向「五星旗」敬禮、「少年軍」等課餘活動,連幼兒園都要「熱烈歡迎解放軍駐港部隊蒞臨本校」,小學生更要去井岡山「朝聖」,這類中國交流團遍及小學至大學。試想像一下,自己辛勞工作大半天,回家後還要花時間費精神為孩子「消毒」,以清除學校對他滲透式「洗腦」的影響,無論對父母或孩子都會疲憊不堪。

香港單一化的教育,使家長雖然準時納稅以維持香港的教育制度,可是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大家卻選擇不多。除非閣下有充裕的經濟能力,讓孩子入讀學費昂貴的直資名校或國際學校;又或在缺乏配套和銜接的情況下,勇於讓孩子接受蒙特梭利、華德福等「另類」教育法;甚至有能力實行「在家自學」(homeschooling),否則孩子仍然難以走出香港「吃人」教育的困局。畢竟,香港的多元教育只屬權貴的專利。我等一介草民,為避免孩子在畸形的教育制度下受罪,並捍衛他在童年的基本權利,使他能獨立思考,而不被「洗腦」,我們只能離開香港,讓孩子在教育路上多一個選擇。


香港「三權」的墮落

或許,有人會認為我對香港的前景過分悲觀。誠然,香港爆發雨傘運動後,當我身處佔領區時,確實對香港重燃一絲希望。即使後來運動失敗,卻激發更多香港人覺醒,例如更多人關注本土議題,認同本土念理。在2015年的區議會選舉,有不少受到雨傘運動啟蒙的政治素人,在選舉中取得不錯的成績。然而,這就像天邊閃過的流星,閃爍動人,卻瞬間被黑暗吞沒。事實上,區議會的選舉結果難以改變政治現實。更可悲的是,即使香港將來實現了「真普選」,可是在中共對香港的「換血」、「種票」技倆下,民建聯、工聯會、以至各類親共組織仍然會盤據香港政壇,行政、立法將繼續受到中共的控制。

雖然,香港目前尚且維持「司法獨立」,作為香港公義的最後堡壘。然而,法律是由當權者制定的,法官只能根據法律審判;何況,香港的「司法獨立」並非牢不可破,位處香港司法機構基層的裁判法院,近年出現了不少是非不分、善惡顛倒的裁判官;例如:杜浩成、陳碧橋、李唯治等人,他們為了迎合政權,多次作出有違常理、甚至背離公義的裁決。隨著基層法官逐漸腐化,這類迎合政權的判決只會越來越多,再過十年、二十年,當這股趨勢蔓延至最高法院後,捍衛香港價值的最後防線只會不攻自破,到時候還有誰可以保障香港的公義與真香港人的利益?!


中共的「種族清洗」

更嚴重的,乃是香港人正面對中共的「種族清洗」。中共最大的恐懼便是失去政權,鑑於香港過去顛覆中國政權的作用,使中共絕不容許香港成為其統治的威脅。因此,消弭香港對中共統治中國的負面影響,並加強香港與中國的統一,乃中共一貫的國策。

所以自香港主權移交以來,中共積極在香港掠奪土地和攫取資源,又加強對香港經濟、傳媒、學界等各領域的操縱,使香港成為中共的瓮中之鱉。此外,中共更積極矮化香港地位,削弱香港的優勢,蠶食香港較優越的管治傳統,肆無忌憚踐踏香港的核心價值,以溫水煮蛙的手法逐漸收窄香港人的權利和自由,使大家難以察覺逐漸累積的變化,香港來之不易的人權、法治、生活方式均受到侵蝕;又積極推行中港融合政策,強推普通話和簡體字,貶低廣東話和正體中文,並消滅英國殖民時代的事物,令香港文化朝不保夕。

此外,由於中共要的只是香港,而不是香港原來的那些人。因此,中共大規模進行殖民政策,實行人口「換血」,以中國人取代真香港人。例如:每天150個單程證名額、雙非、「專才」計劃等,這些「新香港人」抗拒香港文化,只知謀取香港福利,腐蝕香港價值,使真香港人不斷被同化、排擠。由此,香港被急速中國化,從原來放眼全球的國際大都會,退化成中國一個普通城市,逐漸步上西藏、新疆的後塵,不必等到2047年,香港便會完全融入中國。

毫無疑問,本土意識是抵禦中共「種族清洗」的利器,香港獨立更是擺脫中共蹂躪的一條出路。事實上,近年無論主張「公投自決」或「勇武抗爭」的本土派皆方興未艾;部分人不再視「獨立」為忌諱,除了各大學的學生會會長皆視港獨為香港前途的選項,本土民主前線、香港民族黨等新興組織更清晰表明香港獨立的訴求。這股本土自決、探索港獨的呼聲,使部分港人逐漸重視本土價值,熱心宣揚本土意識,支持本土政治陣營。例如:在2016年2月的立法會新界東補選中,一眾青年為堅持自決前途的信念,自發支持本土民主前線的梁天琦,梁天琦更取得15%的得票率。可見,香港的本土意識已經逐漸壯大,即使在目前的政治現實下,香港獨立的可行性接近零,至少能為時局帶來改變,為香港帶來一絲曙光。

可是,在中共和港共對本土意識污名化下,本土派既要應付港共的政治打壓,更要面對泛民政黨和傳統社運人士的攻訐,加上愚昧的群眾無視「本土優先」的常識,卻對勇於在前線抗爭的年青人,報之以椎心刺骨的咒罵,凡此種種,皆令本土派勢孤力弱,其反抗亦顯得蒼白無力。事實上,有民調顯示,超過六成香港人不同意用激烈手法逼使政府回應訴求,可見單純的武力抗爭難以取得「港豬」的支持,本土派即使採取更激進的行動,也難以喚醒裝睡的「港豬」,反而會招致港共更大的反撲。或許,隨著時代的巨輪的轉動,本土派將會成為香港的主流政治勢力,令政治形勢出現改變。可是,這只能取決於普遍港人對本土意識的態度,對此我實在不敢奢望。


白髮時下難久居

可能有人會提出質疑,既然明知道中共以「換血」改變香港人口結構,我舉家逃離香港,豈不是讓中共正中下懷?這樣中共就最高興了。事實上,此刻我最關心的,就只有我的妻兒是否高興,至於中共是否高興,與我何干?!事實證明,香港的一國兩制、出版自由、言論自由和程序公義都只是謊言和笑話,我所珍惜的香港價值已逐漸流失,香港人甚至失卻免於恐懼的自由,市民動輒得咎,人身安全不受保障。這個城市的人和事變得荒謬與扭曲,香港已經不再是我所熟識的香港。雖然,香港還沒有出現最壞的情況,可是等到我們的下一代親歷香港最悲哀的歲月時,一切都已經太遲了。既然我無力改變現狀,要麼我便將所有荒謬事情合理化,視它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讓我們一家成為快樂的「港豬」;要麼我舉家離開香港,到他鄉重新開始。有言:「荒誕的極致,就是我們終於對荒誕習以為常」,為免自己變得麻木不仁,為免影響到下一代的價值觀,在「留下」與「離開」之間我只能選擇後者。為此,我們夫妻皆決定踏出這個早晚破滅的comfort zone,為我們一家締造更美滿的人生,並用行動對香港未來投下不信任的一票。


做「逃兵」的無奈

當然,一定有人會指責我們做「逃兵」,逃避拯救香港的責任。離開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不需要他人的認可,但我還是會嘗試辯解。事實上,在過去幾年,每次香港出現光怪陸離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問題,我跟大部分香港人一樣都會想方設法加以阻止,以扭轉香港沉淪的趨勢。可是,網路廣傳、參與聯署、遊行靜坐、佔領街道,能做的都做了,然後呢?香港改變了什麼?「和理非非」顯然無效,或許「勇武抗爭」才是出路。可是,我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在追求民主、自由、公義時,必須先守護自己的家人;家裏子幼妻嬌,實在難以為了抗爭而「毀家紓難」,即使我贊成「勇武」,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再者,從雨傘革命的非暴力抗爭失敗,到魚蛋革命的暴力抗爭也沒有成功,似乎反映出在目前的政治形勢下,「和理非非」或「勇武抗爭」都不足以逼使中共妥協、讓步,當大家竭盡所能,卻發現抗爭毫無用處,那股無力感實在太沉重。或許,變革必須經歷一場持久的抗戰才能看見成果,但我兒子的成長卻不能等待。既然我自問無能力拯救香港,容讓我自私一點,在香港完全赤化、腐化前舉家逃離此地,令兒子不必在如此環境下成長,使其精神、意志免受污染,至少為香港文化保存一點元氣。畢竟,將香港精神、文化帶往他鄉,讓自己和下一代成為幫助香港的外在力量,也是拯救香港的方式之一。當然,大家仍然可以理直氣壯地指責我們不能為香港「犧牲到底」,前提是閣下有為拯救香港而犧牲一切。


記得在中學時候讀過聞一多的〈死水〉:「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裏斷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看他造出個什麼世界」,彷似今日香港的寫照。急速赤化使香港美好的往昔逐漸消逝,既然無力改變她,更不願去適應她,就只有離開她。或許,我對香港的看法並不全面,我更希望有識之士能指正我的謬誤,告訴我香港的明天會更好,這也是我由衷的期盼。天佑香港!